379 扈曌难说众好汉-《铁血悲情扈三娘》
第(2/3)页
“我们可以装扮成放排工,顺江而下呀!——他在何处?”
“就在我们梁山上。”
“这就好办了,他可以当向导。”
“放排是有限制的,只到混同江的中游,再往下就准许了。”
“我们可以再想办法嘛。”
扈三娘想得特别轻松。张顺欲言又止。差不多大家都说了话,同意的少,反对得多。
“军师,你说一说呀!”扈三娘知道朱武的点子多,说话的分量也重,只要他支持就好办了。
朱武喝了一口茶,慢慢地说:“问题不是能不能救的问题,而是该不该救的问题。为了两个废帝,我们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吗?万里迢迢,冒那么大的风险,值得吗?恕我直言,救他们回来有什么意义呢?”
朱武就是朱武,总是从别人想不到的角度来提问题。此言一出,大家七嘴八舌,议论纷纷,最后的结论是:不管能不能救,都是不值得的。
这个问题,扈三娘早就思索过了,她知道大家早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。扈三娘站了起来,一边走一边说:
“岳飞,大家可能还不是特别熟悉,一位坚决抗金的名将,他是我们林将军的师弟。我们有幸见过一面。他送我一首词《满江红·怒发冲冠》,我给大家念一念。”
扈三娘清了清嗓子,吟诵道——
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 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。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!
听完岳飞的词,大家都沉默了。都有一股气往上升腾,那是不平的气,那是压抑许久的气,那是要冲破云天的气。
“军师说到该不该救的问题,我早就想过了。从军事行动上讲,代价一定会很大的,确实不怎么该救。”扈三娘又扫了一下大家,“我想救赵氏父子,决非是出于‘私情’,而出于‘公愤’。‘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。’
第(2/3)页